- 來源:網絡
- 時間:2018-03-21 16:00:07
- 點擊數:次
- 分享到:
Part 1選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MPAcc考研,一路走來,幾乎每走一步,你都要做出選擇。
1)一開始,就得決定要不要考研。如果要,那選擇專碩還是學碩?
(如果不清楚二者的具體區別,請自行百度)鑒于本人考的是專碩,下文皆以專碩為例。
2)如果決定考專碩,接下就要選擇一個心儀的學校了。
建議選擇一個比自己本科學校更好的學校,一方面,它能起到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一個更高的平臺能給你提供更優質的資源。
3)接下來,就要選擇要不要報考研培訓機構,這取決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如果學習能力夠強,可以自學。
否則,還是建議報班,能少走一些彎路。
4)關于選擇面授班還是網課,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自覺性,如果自控能力還可以,可以選擇網課,時間上有自由,而且價格要比面授班便宜點。
選擇培訓機構,其實主要選擇的就是主講老師。
選擇一個合適,而且合拍的老師,會為考研之路增添一番別樣的風景,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老師往往會能給你滿滿的動力。
Part 2基礎(7月初份之前完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一階段主要是英語單詞,同時為數學、邏輯打好基礎。
英語:
英語單詞書市面上熱銷的都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背單詞軟件作為輔助,效果更加。
背單詞要貫穿整個備考過程,建議不要中斷,且循環滾動復習。
背單詞,我的習慣是這樣的,個人覺得還挺有效果的:每天背一個單元的單詞,每個單詞念三遍,一邊念一邊在腦海里想它的拼寫,手也不閑著,拿上一支筆在本兒上或者地上默寫單詞,正所謂“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詞匯書上的所有詞性和釋義,做到常用的必須掌握,但生僻的用法也不能忽視,英語真題會考生僻用法。
第二天早上先把昨天背的單次復習一遍,然后再看新的內容,一周背六個單元,周日把一周的單詞再過一遍。
這樣一遍下來,基本的單詞都能掌握。當然,背過的單詞印象不深的很可能會忘,所以才要重復背誦。
數學:
在這一階段,過一遍所有知識點,基本記住公式,適當做一些練習題。
光看知識點是不夠的,要在做題過程中鞏固知識點。
MPAcc數學不難,但是出題靈活多變,備考過程中理解“本質”更重要。
邏輯:
大多數人可能和我一樣都是初次接觸邏輯,剛開始見到一些題目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類似于“所有的獼猴桃都是香蕉,猴子是獼猴桃,所以猴子是香蕉”,還有“香蕉是猴子,猴子跑在白云上,
所以,香蕉追著白云跑”這種,可能與我們以前的慣性思維相違背,等熟悉方法后,將其符號化即可。
在邏輯的備考過程中,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形成一種新的思維習慣。
初始階段,邏輯的知識點也是必須的,但知識點不是目的,做題才是。
寫作:
對于寫作來說,轉變觀念更重要。
寫作在基礎階段暫且不用練習,需要做的是積累。
專碩的寫作與高中的作文不同,專碩寫作要求客觀中立冷靜的分析問題。
Part 3強化(九月底完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英語:
單詞單詞單詞,強調多少次都不為過,尤其是強化階段,背單詞是每日必做的功課。
若中斷幾天再背就會有一種陌生感,所以盡量不要中斷。
建議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背單詞,早晨最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
這一階段,就要著手做英語真題了。
此時不要求速度,著重體會考研英語出題的思路,以及解題的基本方法。
一周做完一套題足矣,建議每篇閱讀文章都翻譯,基礎較好的可以挑出長難句進行翻譯。
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短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定期復習背誦,有助于提高詞匯量,而且真題詞匯有些會重復出現。
英語大小作文,這一階段也可以著手準備了,可以挑選一本作文書進行背誦,要求涉及所有話題,盡量做到熟練背誦(不卡殼)。
背完后,建議默寫,一方面可以加強詞匯記憶,另一方面可以鞏固背誦,長期堅持,還有助于形成語感。
同時,不能忽視英語語法,雖然不直接考察語法,但語法也是必備的工具,否則,很難讀懂長難句,而閱讀恰好會考對長難句的理解,如果讀不懂,那么顯然失分的可能性就大。
盡量早做準備,不然后期可能時間不夠,如果是應屆生,學校里可能也有很多事情,而且后期的備考任務將會更重。
數學:
首先,數學最基本的要求是熟練且精確的記住公式。
其次,做題做題做題,選擇能囊括考研數學大綱所有知識點的書,或者直接練習真題。
做題的時候關注點放在解題的過程,即便有的題會做,也不要掉以輕心,看看答案解析中有沒有更簡單更快捷的方法。
邏輯:
邏輯的知識點不多,重要的是邏輯思維的形成,這需要一個過程,建議跟著老師學習,會更省力些。
做題在這一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在做題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思維習慣對沖刺階段的復習有很大的幫助。
寫作:
寫作和邏輯關系密切,所謂“語邏不分家”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階段,重點在于體會分析角度和分析思路。
如果能對某一主題在看文章之前,自己先行思考,就更好不過了。
如此,就能知道自己思考的欠缺之處,可以把自己沒想到的分析思路在專門的筆記本上記錄下來。
長期下來,一定會有所收獲。
同時,適當拿歷年寫作真題進行練習,每周不用太多,兩篇論證有效性分析加一篇論說文就OK。
剛開始寫,可能會無從下手,不要怕,這需要一個過程,誰也不能一口就吃成胖子。
但是,一定一定要自己動筆寫,在寫的過程中才能進步。
Part 4沖刺(十月初到考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英語:
單詞還是要每天背,這一階段大概抽出一小時左右的時間背單詞。
同時,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鞏固強化階段背過的英語作文(背誦加默寫)。
背單詞和復習作文的時間建議錯開,因為精力是有限的,長時間只復習英語很有可能既沒有充分利用時間,又使得效率下降,可以早上背單詞,晚上復習英語作文。
另外,考研界流傳著一句話——“得閱讀者得天下”,可想而知考研閱讀重要的重要性。
因此,這一階段務必加強閱讀的訓練,初期的任務不用過多,但必須每天練習,這樣才會形成一種題感。
到了后期,就要做一整套題,為上考場做準備。
英語二的翻譯不難,如果詞匯量過關,且自己翻譯過英語閱讀真題,那么翻譯得高分絕對是小菜一碟,妥妥的。
數學:
這一階段再回顧一遍基礎知識,然后自己合上書進行總結,如果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那就很棒了。
同時,數學真題也是必須做的,建議每次做25道題(15道問題求解,10道條件充分性判斷)。
在基本思路的基礎上,尋求更快捷、更簡便的方法,這將會在考場上為你節約時間,考場上每一分鐘都很寶貴,如果做題速度太慢,很有可能做不完題目。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數學題有三道沒做完,直接涂了卡。
邏輯:
一邊聽課,一邊做真題,應該是最好的方法,尤其到了后期,聽老師講解歷年真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歷年邏輯真題,建議做三遍,如果認真做了,相信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邏輯,光做對題是不夠的,到了后期,還要注重速度,簡單的題,不僅要做對,而且還要快,這樣才能為綜合推理題型留下更多的時間,進行相對冷靜的分析,保證準確率。
18考研邏輯真題中,綜合題型數量增加,這很可能是一個趨勢。
寫作:
在考前完成論證有效性分析所有的歷年真題,以及論說文近十年的真題。
自己寫完后,務必進行修改,修改的時候,建議參照解析,學習解析中那些精煉的詞語或句子,或思考角度。
Part 5關于模考
模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訓練的不僅是情緒管理,而且還有做題策略。
模考,前幾次可以試試不同的做題順序,然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后面的模考就慢慢固定順序,這也是一種慣性,上了考場也能更快的適應。
當然,也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會變通。
舉個例子,如果覺得數學難,可以先做邏輯,后做數學;如果覺得邏輯難,就先做數學。
另外,先做有把握的題,不確定或者不會做的題不要糾結,標記好先放過,等會的都做完了,再回頭看這些題目。
模考的時候一定要嚴格卡時間,一到時間立刻停筆。
模考的時候一定要涂答題卡(今年出了考場就聽見有人說,忘記涂答題卡了)。
在沖刺階段,盡可能每周抽出一天的時間(建議周六)進行模考。
這些細節極為重要,認真對待。
模考題一般都比真題要難一點,如果錯的多,不要灰心喪氣,這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應該及時做總結,然后修補。
Part 6碎碎念
1)考研在一定程度也在考驗心態。
備考初期,我在很多帖子上都看到過類似的說法,當時不以為然,現在覺得確實如此,尤其到了大概十一月份的時候,焦慮、緊張是常態,還有可能晚上做夢都夢到在背單詞,做題。
越是最后的時期,越要穩,越要沉得住氣,毛毛躁躁反而會使學習效率會下降。
2)調整作息時間,每天安排規定的時間學習。
3)備考期間盡量抽時間運動,我身邊有很多備考的同學認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
運動一方面可以讓身體放松,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強體魄。我每周抽三天跑步,每次慢跑三千米加上拉伸大概需要45分鐘左右,也正是因為跑步,這一年很少感冒。
4)考研確實辛苦,有時候會覺得很累,這時候就不要強迫自己學習了,好好休息一下。
5)考前一天應該是最緊張的,這時候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要給自己加油打氣。
真的不用緊張,沒考之前我也很焦慮,等到考完后就明白,其實是我們把這種緊張感放大了。
Part 7尾聲
1)以上經驗分享有一些是從老師那學來的,有一些是借鑒了學霸們的方法,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身體驗。
2)管理類聯考和經濟類聯考會考邏輯和寫作,邏輯和寫作強烈推薦友課教育友課,不是打廣告,而是真心推薦。
老師不但課講得好,而且仔細認真,最重要的是用心教學,用心對待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