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擇校:三大原則,不走尋常路
- 來源:MBA加油站
- 時間:2017-07-20 16:29:18
- 點擊數:次
- 分享到:
MPAcc擇校怎么才能夠找到最適合的學校,想必很多人都說考MPAcc名校,萬事搞定。MPAcc名校就一定適合你嗎?MPAcc擇校是你能否成功報考的第一步,這一步怎么走?小編告訴你三個不同于尋常的原則。
地域的重要性大于學校的重要性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在廣州或者深圳就業,那就不要選擇廈門大學。簡單說,強龍搞不過地頭蛇,本省的學校畢竟根深蒂固,和各方面關系盤根錯節,你也許認為排名第一的學校最棒,但用人單位不會這樣看。反過來講,去福建就業當然首選廈大。
這里的意思就是說,幾乎任何一所學校包括人大這個等級在內的學校,他的輻射范圍都是有限的,在A省的985上學去B省工作,不一定強于上B省的211.這里有個例外,就是你想去的行業硬性要求985大學研究生,主要還是投行證券有這些要求。考cc本來就是很現實的,好就業比好學校管用,切忌一開始報考時打算先去外地讀書在回家鄉工作,這個想法不太好。
經濟大省的學校優先考慮
一個省份的經濟水平決定了你所能接觸的資源和就業的機會,經濟體量越大,所需人才越多,這就是蛋糕做得越大,就算你不強,也能分到屬于自己的一小塊,就算分到一小渣,那也是帶奶油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可以接受在江蘇,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區就業,那么你可以優先選擇江蘇省,南京可以作為準一線城市,從任何角度講均很發達,那么如果你說南京大學很難,招的不多,復試又難,我不一定能上,而中南財經政法或者是華中科大,湖南大學,這些招的可能多一些,也是985、211,我把握可能更大一些,那么我是否應該報考這些學校呢?個人看法是不一定,南京大學考不上,可以考慮江蘇省內稍次之的學校,比如東南,南審。這里的關鍵就是一個省的經濟水平會對就業產生嚴重影響,也許不是看似同等級,這樣可以彌補的。不要問我有什么根據,有也不好講,講多了就太不客觀了,就會給人感覺我在黑學校。這點想說的就是你就業的經濟環境經濟整體水平很重要,不要為上名校忽視這點,當然我絕不是說湖南、湖北這些身份的不值得報,如果你想在兩湖就業而非江蘇,那么果斷不要考南大。這里只是突出經濟的重要性。這一點也許對于定位于211和普通重本大學的考生更為實用。
調整名校思維,注重就業水平
合理選校,減少未來競爭的壓力,關鍵在于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考研對于一部分考生是圓名校夢,改換門庭,但你要想清楚,你的夢想是未來,而不是過去。你繼續前進是為了未來有好工作,好生活,盡管說法過于通俗,但cc就是這樣吧,不然跨考的也不會如此多,如果只是為了你之前未竟的夢想,那樣做就不太理智。名校不等于一份好的就業,不代表你會有舒適的生活,一個985的牌子也許只是你心中的念想,千般好萬般好只在你腦海中,綜合自己的實力水平,雖然cc考試成績易于波動,各校分數也不穩定,但畢竟還有復試一關,1:1.5已經很善良了;1:2最常見;1:3的學校做的有點過,可能你也會跟著他發瘋。
多說一點,考試本是用分數的杠桿來調節考生,對于社會來說,被刷的考生是被錄取考生的成本,把考生看成一種資源的話,他與其他資源最大的不同在于考生具有自主性,可以自己安排自己,所以各位要想清楚自己以后要什么和學校能給你什么,而不是你做在電腦前看個報錄比,看個分數線所產生的遐想
相關文章: